您的位置首页 >轿车 >

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6月7日夜间,亿纬锂能发布消息称,拟将特殊目标发售A股个股,募资90亿人民币,用以项目投资“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和填补周转资金,以减轻生产能力工作压力,达到比较紧急的顾客交货要求,进一步夯实销售市场领先水平。

在其中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拟在湖北省荆门市基本建设46系列产品动力储能锂电池自动化流水线,项目达效后,将产生年产值20GWh46系列产品动力储能锂电池生产能力。该项目由亿纬锂能分公司亿纬动力执行,总投资额度43.75亿人民币,项目经营期为3年。

HBF16GWh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拟在荆门市基本建设正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自动化流水线,项目达效后,将产生年产量16GWh正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能力。该项目一样由亿纬动力执行,总投资额度41.27亿人民币。

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现阶段,在现行政策带动和终端设备市场的需求提高的双向推动下,全世界新能源车领域迅猛发展,巨大推动了动力电池销售市场的提高。先前欣旺达高级副总裁梁锐就曾预测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动力电池需要量估计会做到1268.4GWh,宣布迈进“TWh”时期,2030年则会高于3TWh。在其中仅中国销售市场,2025年的动力电池要求就将做到568.7GWh。

加上储能销售市场的迅猛发展,多种推动下,将从总产量上推动动力储能锂电池产业链范围的飞速提高,为领域参加者造就了很大的未来发展机会。亿纬锂能的动力储能锂电池生产能力基本建设项目宣布根据这一环境指出的,致力于能够更好地达到行业市场和用户针对高档动力储能锂电池的要求,与此同时进一步夯实市场占有率。

不论是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或是销售市场知名度层面,现阶段亿纬锂能均已处在领域前端。据韩国市场调研组织SNEResearch先前统计分析的资料显示,2022年1-3月,全世界动力电池装机量95.1GWh,同比增加93.3%。在其中,亿纬锂能1-3月装机量做到1.1GWh,同比增加132.4%,稳居全世界动力电池经销商TOP10.

而在中国内地销售市场,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分析,2021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2GWh,市场占有率为1.9%,稳居中国第八位;2022年一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9GWh,市场占有率为2.13%,排行升高至第七位。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装机量的大幅度增涨,推动亿纬锂能的总体营业收入经营规模及盈利也同时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度,亿纬锂能主营业务收入从64.12亿人民币增加到169.0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从15.22亿元增加到29.06亿人民币,在其中动力电池是亿纬锂能业务流程提高最重要的模块,提产的关键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实际上从2019逐渐,亿纬锂能提产方案就从潜心动力电池转为动力与储能双线程发展模式。据不彻底统计分析,截止到本次募投项目以前,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总整体规划生产能力就已超出200GWh,包含上年11月公布的在湖北荆门基本建设年产量152.61GWh的荆门动力储能充电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在广东惠州基本建设略微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和xHEV充电电池系统软件项目,及其在四川成都基本建设年产量50GWh动力储能充电电池生产地和成都研究院。现阶段,亿纬锂能仍在马不停蹄推动生产能力基本建设。

除开本次募投项目,亿纬锂能与此同时还公布拟与曲靖市市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在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地区内项目投资基本建设“年产量10GWh动力储能充电电池项目”有关事项签署《年产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投资协议》。本项目总投资约30亿人民币,固投约23亿人民币。

此外,亿纬锂能还方案在东湖高新园区开设储能总部及储能技术研究院,并从此联合子公司亿纬储能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方法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合同。项目总投资约30亿人民币,拟开店选址于光电园,基本建设具体内容包含办公室、检测工业厂房、配套设施等。

在其中,储能总部承担亿纬锂能储能业务流程的整体化管理方法,所辖各地区业务流程企业,做为全国各地储能业务流程的营业收入清算行为主体,拥有并管控有关专利权。储能技术研究院方案进行锂电池关键技术的产品研发和储能机器设备的小规模纳税人生产制造,开设三元方形电池研究所、磷酸铁锂电池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所、电源系统设计所等。

以上就是本次汽车壹周刊为您带来的亿纬锂能拟定增募资90亿 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全部资讯内容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汽车壹周刊最新汽车内容一手掌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